返回首页 >

缅甸震后现“地下喷泉”?专家:系砂土液化现象,或造成建筑塌陷

2025-04-01 06:13   封面新闻

  缅甸地震破坏力为何如此巨大?在太空中都能看见的实皆断裂带是什么?缅甸村庄出现的“地下喷泉”又是啥?3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前总工程师范晓,细数缅甸地震中的地质观。

震中120公里范围疑似受灾点位分布图。图源中国高分观测公众号

  实皆断裂带:一道长达1200公里的“地球伤痕”

  据高分甘肃中心对17颗卫星,共计287GB的震前震后遥感数据综合研判:在震中曼德勒周边120公里范围内,识别出疑似受灾点位483处,其中房屋479处、道路3处、桥梁1处。建筑物损毁情况如下:完全损毁占比24.8%,重度损毁占比26.2%,中度损毁占比30.4%,无损毁占比18.6%,就连1000公里外泰国多地建筑物出现裂缝。

  为何缅甸地震破坏力如此巨大?在专家看来,除了受震级大、震源浅影响外,还与一条长约1200公里、在太空中都能看见的断裂带有关。

  实皆断裂带是缅甸最重要的活动断裂带之一,呈南北走向,贯穿缅甸中部,从喜马拉雅东缘延伸至安达曼海。这里平均每年滑动错位几厘米距离,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层之一,缅甸实皆省便是以该断裂带命名。此次缅甸地震,总体破裂尺度达到了200多公里,专家预测,最终或达500多公里。

  范晓表示,该断裂带主要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边界碰撞压缩导致,向北延伸至缅甸北部后,可能与横断山脉的复杂断裂系统存在构造上的呼应,具有极高的地震风险,历史上曾多次引发强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