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王旭:风筝牵系的三代情
2025-04-03 16:53 大众网
在潍坊这片充满诗意与活力的土地上,风筝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的展现,更是连接亲情、传承文化的桥梁,它承载着我们一家三代人的美好记忆与深厚情感。自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以来,这场盛大的节日便见证着潍坊风筝文化的蓬勃发展,也见证着我们家庭与风筝的不解之缘。
我的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打小就与风筝为伴。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每至春日,潍坊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放风筝的人们。那时的风筝虽不及现在这般精美多样,但在爷爷心中,那就是最珍贵的玩具。爷爷十几岁时,便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习扎风筝,从选竹、削竹到扎骨架、糊纸、绘画,每一道工序他都学得认真、练得刻苦。当他亲手放飞自己制作的第一只燕子风筝时,心中满是自豪与喜悦,从此,他与风筝便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凭借着精湛的风筝制作手艺,爷爷逐渐在村里小有名气。每年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时,他都会精心制作一只风筝,带着全家去参加风筝放飞活动。那些风筝,有的是威风凛凛的巨龙,有的是栩栩如生的凤凰,还有的是形态各异的花鸟鱼虫。在风筝会上,爷爷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风筝制作的心得,分享放飞的快乐。爷爷常说,潍坊国际风筝会让潍坊的风筝飞向了世界,也让他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到了父亲这一代,风筝不仅成为了他的爱好,更成为了他的事业。父亲继承了爷爷的手艺,还不断学习创新,将现代工艺与传统技法相结合,制作出的风筝更加精美、新颖。他开了一家风筝作坊,既制作传统风筝,又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了各种创意风筝,深受游客和风筝爱好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