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人过敏,救命的方法都在这里了!
2025-04-05 07:03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多数医院尚未建立完善的变态反应专科人才培训体系,也缺乏国家级的专科医生培训、考核、资格认证和管理机制。尹佳介绍,借鉴美国模式,中国的过敏专科医生培养体系已启动,计划于今年9月正式招收首批学员,并用两年时间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届时,培训证书将由设于北京协和医院内的国家过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医师协会共同颁发。尹佳希望这种自主探索能为未来学科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过敏学科的制度改革还面临很多阻力。刘光辉是湖北省临床变态反应专业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观察到,在医院内部,年轻的过敏科医生往往不受重视,受传统诊疗习惯影响,许多其他科室的医生对过敏性疾病的诊疗仍沿用学生时代或本学科几十年前的老方法。事实上,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际上已形成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而在中国这一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水平存在显著差距。
制约变态反应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成为真正独立的二级学科,在许多医院仍归属于内科下的三级学科。多位受访者表示,当前在变态反应专科从事临床工作的青年医生缺乏晋升渠道,不得不转向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评定职称,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变态反应学科的人才培养和长期发展。
刘光辉希望,国家卫生健康委能给予过敏学科更多关注,推动其规范化发展,并制定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此外,他认为,在食物过敏原标识等方面,也需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加以规范,更好地推动过敏的预防体系建立。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