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的风筝记忆丨王宇翔:风筝线牵起的时光长卷

2025-04-10 16:28   大众网

  儿时,每逢阳春三月,田野里便满是放风筝的身影。对我而言,风筝是童年中最鲜活的记忆。

  那时,父亲总会亲手为我制作风筝。他精心挑选竹条,细致地削制骨架,再糊上轻薄的纸张,最后画上我最爱的动漫人物——孙悟空。当那“齐天大圣”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时,我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充满了无尽的喜悦。田野里,我拉着风筝线拼命奔跑,父亲则在一旁大声呼喊:“慢点儿,别摔着!”他的笑容,比春日里的暖阳还要灿烂。风筝高飞,不仅承载着我的快乐,更蕴含着父亲对我无尽的关爱,那是童年时光中最温暖的亲情注脚。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忙碌奔波。偶尔抬头望向天空,看到天边的风筝,故乡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涌来,让我心生怀念。故乡的风筝,就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紧紧连接着我与故土。在异地他乡,我再也找不到那片能肆意奔跑、放飞风筝的广阔田野,乡愁在心中悄然滋生。风筝,对我来说,是故乡的象征,是对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它寄托着我对宁静质朴往昔的怀念。

  风筝,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最初用于军事,到如今成为民间娱乐的项目,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现代社会,风筝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一些艺术家将现代艺术元素融入风筝的制作中,让古老的风筝焕发出新的活力;各地举办的风筝节,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前来参与,让风筝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传承风筝文化,既是对民族记忆的守护,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探索。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