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责任延伸到共建 药品委托生产质量监管的山东实践

2025-04-14 10:24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初肇威 淄博报道

  在药品委托生产模式加速重构行业生态的当下,一场直击质量安全核心的监管变革正在齐鲁大地展开。4月2日下午,山东省药监局在淄博举办的“药品委托生产管理现场会”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这场会议以“现场观摩+风险剖析+政策定调”的创新形式,将新华制药车间变为教学课堂,让跨国药企经验碰撞出监管智慧,更释放出国家强化全链条监管的强烈信号:当药品委托生产进入“强监管时代”,政企如何共担责任、守住质量生命线?答案正在这里浮现。

  聚焦责任,从“一失万无”到“万无一失”

  在医药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药品委托生产模式正面临质量安全监管的新考验。作为医药产业大省,山东有B证生产范围的持有人132家,有C证生产范围的企业102家,委托产品实际在产的持有人有52家,受托生产企业64家,总体委托和受托体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如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体系,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山东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林炳勇直言:“委托生产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质量责任的延伸。如何在‘放管服’改革中守住安全底线,是监管与企业的共同课题。”

  而药品质量是药品生产企业的生命线,没有质量安全,发展无从谈起。药品委托生产存在质量管理链条长、环节多、区域跨度大的特点,容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在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背景下,对于药品质量做不到‘万无一失’,就会‘一失万无’。”林炳勇强调。

  车间里的实践课,跨国药企与本土企业的碰撞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