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人形机器人何时能普及?下一代互联网啥样?五院士答网友提问

2025-04-14 13:48   人民日报

  随着技术发展,空间天气预报的手段也在进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预报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人们是通过对黑子结构等进行分类和鉴别,基于人工经验和分析统计模型,进而预测黑子产生耀斑的可能性。最近,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家已经可以分析黑子的磁场结构和演化,依靠大数据分析开展耀斑以及日冕物质抛射的预报。不过,太阳的“脾气”不好把握,预报仍然存在难点。

  近些年,我国空间科学事业发展很快。就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能力建设而言,2012年,子午工程一期(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完成建设。前不久,子午工程二期(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通过国家验收。目前,一期、二期已实现融合运行,并形成巨大的“监测网”,这将显著提升人类对日地空间环境的认知和空间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本报记者喻思南采访整理)

  生物制造替代化石资源,能否解决环境问题?

  应汉杰

  网友提问:生物制造有什么优势?它替代化石资源,能否解决环境问题?

  化石资源为人类构建现代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大量的开发使用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出现。面对前行中的“烦恼”,探索发展生物制造的意义逐渐凸显。

  什么是生物制造?它是以特定生物体如细胞或其组成部分为催化剂,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转化的技术,具有低碳循环、绿色安全等特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