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从坠崖车主再购SU7到高速爆燃悲剧,小米汽车如何跨越安全“生死关”?
2025-04-17 17:49 海报新闻
两起事故将小米汽车的智驾技术路线推向风口浪尖。小米SU7标准版采用的是纯视觉方案,依赖摄像头捕捉图像,但在低光照或复杂路况下识别精度可能下降,而更高端的Pro版、Max版和Ultra版本则配备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直接测量物体距离,抗干扰能力更强。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纯视觉与融合感知的路线选择,本质是成本与性能的权衡。特斯拉自2021年起坚持纯视觉路线,而国内车企如小鹏、华为等则多采用融合方案。然而,随着技术迭代,部分车企开始转向纯视觉方案,比如小鹏汽车在2024年推出的P7+车型中,去除了激光雷达,改用纯视觉方案。
3·29事故中,NOA系统在碰撞前1秒提示“注意障碍”,但驾驶员接管后仍未能避免事故,这引发对智驾系统“人机共驾”模式的反思。特斯拉曾因Autopilot系统导致多起事故,其NHTSA调查报告显示,82%的案例中驾驶员未在碰撞前1秒内刹车,这一数据与小米事故中“驾驶员未及时转向或刹车”的情形形成呼应。
网友发布的小米SU7事故车辆
电池安全仍是行业痛点
新标准将不起火、不爆炸列入强制要求
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态度呈现分化。坠崖车主的再购行为被视为“用脚投票”,而3·29事故则让部分潜在用户转向观望。一位准车主在社交媒体表示:“坠崖事故是极端情况,但高速爆燃让人对电池安全产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