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青岛故事|从“火车迷”成长为“地铁医生”,“齐鲁首席技师”这样炼成

  “我们这个工作,遇到小故障就和医生看病一样。遇到疑难故障就像警察破案,它就藏在某一个角落里,平常它不出来,偶尔出来一下,走了。偶尔一个故障爆了,这是好事,我们未知的隐患就藏在这里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发生问题了,就说明这里还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王继强觉得,正是一个个故障的出现和排除,让设备的可靠性慢慢提升。一旦出现故障,他和伙伴们会自觉加班加点,去现场、去研究,把问题解决掉。

  王继强作为一名高技能员工,首要任务是技术管理,他负责车辆的相关子系统,做技术审核、方案研究等技术类工作。

  前段时间,有乘客注意到,青岛地铁站台乘客信息系统做了版式更新,其中也有王继强团队的功劳。

  这是王继强手头刚结题的一个技术改造项目,涉及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最早乘客看到听到的电视、广播是模拟的,如今要升级成以太网网络的。设备系统的升级换代,既涉及硬件,又涉及软件。“整个项目前后用了3年时间”。

  项目进行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车辆软件升级完成后,按照工作流程是要夜间到正线上去跑行试验,正常了以后才可以正式投入运营。但晚上正线的施工资源非常紧张,除了车辆测试,轨道、供电系统等很多系统都是夜间在隧道进行维护,施工点是有限的,就存在大家争抢施工点的问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