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青岛故事|从“火车迷”成长为“地铁医生”,“齐鲁首席技师”这样炼成

  为解决这一问题,爱钻研的王继强琢磨开了。他发现广播正线报站时采集的是速度信号,没有速度信号就不能报站。当时他就想,能否实现在车库内进行“动态试验”。他找到供应商,开发了一个软件,模拟给网络系统植入速度的信号,让车辆在静止的情况下就可以“跑起来”,模拟正线跑车。

  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大家争抢资源的问题,还解决了原来一个改造项目上正线一测,“这不行那不行,还得回来改”的问题,大幅提升效率。

  “火车迷”成长为“地铁医生”王继强出生在莱芜,父亲是青岛人。由于父亲是莱钢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王继强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莱钢的环境里,对于各种机械有着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小时候,王继强跟着父亲坐绿皮火车回青岛探亲,让他喜欢上了火车。“那时对火车很稀罕,慢慢地对机车、火车有了热爱。”王继强说,“工作中,有时候会很枯燥,遇到挫折很难承受,需要热爱去支撑。”

  从小时候热爱火车,到读技校,做车辆检修工,一路走来,父亲对王继强的影响很大。

  小时候,放学了或者假期里,王继强常去父亲的办公室,看到大人们人手一个大图板在画图纸。那个场景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

  初中毕业后,王继强去读了技校的机车专业,那时父亲就要求他,“你必须学好技术,好好地钻研技术、技能。”工作后,从事机车检修工作,父亲又提醒他,“你得学业务、钻业务,靠这个吃饭。”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