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吕峰:竹风筝翩飞在似水流年
2025-04-28 15:12 大众网
风筝扎好后,往往不等糨糊干透,父亲就带着迫不及待的我去试放。在他的示范下,我学会了放线、收线,风筝一会儿翻着筋斗,一会儿平稳地向上升。在不停地放飞、捡拾中,我慢慢掌握了放风筝的技巧。慢慢地,风筝越飞越高,手中的线团越来越小,我越来越兴奋。风大时,风筝跑,人也跑,头发飘起、衣衫卷起,鼓成翅翼,飘飘欲飞,那感觉无与伦比、畅快淋漓。
听父亲讲,最早放风筝是为了图个吉利。旧时,农人们希望它能驱走畦间的恶鸟、害虫,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待其钻进云层时,故意将线割断,让它随风飘去,寓意着把一年来积攒的郁闷之气彻底放飞出去。于是,在风筝线的这一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是那样的真切动人。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每当春风轻轻扬起,小伙伴们就背着各自的风筝,争先恐后地奔向晒谷场。原本安静的晒谷场顿时热闹起来,成了欢乐的海洋。放飞前,小伙伴们总要聚在一起比试一番,争论着谁的风筝最漂亮。毕竟,父亲们似乎都有一手扎风筝的绝活,扎出的风筝个个精美绝伦,比来比去也难分高下。只见一只只漂亮的竹风筝从我们手中飞出,飞向碧蓝的天空。
放风筝时,我们总是希望它能越飞越高,一直飞到线的尽头。然后,我们扯着线、眯着眼,望着天空,心中不禁幻想自己就是那只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荡。周围都是年龄相仿的孩子,大家尖叫着、欢呼着、奔跑着、嬉戏着,那雀跃的感觉,仿佛直抵灵魂深处,美得让人陶醉。笑声在空旷辽远的田野上肆意荡漾,久久不散。跑累了,我们便随意往地上一躺,淹没在草丛花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