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直播购物,越买越贵?记者调查直播间“杀熟”现象

2025-04-29 07:46   法治日报

  “治理‘大数据杀熟’行为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更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陈燕红说,从法律层面看,有助于完善算法定价监管、明确经营者责任,填补算法权力治理空白,实现对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的法治保障;从经济层面看,有助于消除差别定价引发的市场扭曲,维护公平竞争环境,遏制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攫取超额利润,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从社会层面看,通过公正透明的价格监管,有助于重塑公众对直播带货平台及数字经济的信任,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并降低维权门槛;从技术层面看,有助于推动算法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建设,促进政府、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等多主体协同监管,为算法伦理与技术合规提供支撑。

  隐蔽性强维权不易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规定,商家不得对同一商品在同等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然而,直播间“杀熟”行为仍屡禁不止。

  “技术隐蔽性是关键。”胡翔指出,动态定价算法复杂,且价格差异常被归因于“优惠券”“会员等级”等因素,消费者面临举证难。

  他补充道,“同等交易条件”的界定及“知情同意”的边界问题也是难点,如新老用户、会员与非会员是否属于“同等条件”,法律未明确细化;监管与执法难度大,跨区域、跨平台监管协调难,处罚力度不足,技术监管滞后,监管部门缺乏专业算法审计能力,难以主动发现违规行为;行业逐利动机强烈,竞争压力导致“内卷”,少数企业认为“不杀熟就会吃亏”,形成恶性循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