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开古人类生活的更多谜底

2025-04-29 09:59   人民日报

  新疆喀什的莫尔寺遗址已经发掘了6年。我们都知道佛教文化、佛教艺术是从印度起源,经过中亚,由西域传播到中原。新疆在这一链条的前端。过去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石窟寺,从克孜尔到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等,但地面佛寺遗址保存情况不太好。莫尔寺揭示了一个延续较长时段的地面佛教寺院建筑及其布局,通过布局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和功能。

  莫尔寺建立于佛教初传阶段,即公元1世纪左右,1—3世纪是遗址的第一期,此时平面布局是典型的印度中亚地区以佛塔为中心的“塔院式”结构。第二期为公元4世纪以后,从魏晋至唐代这个阶段,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塔院,同时中国内地的长廊式佛寺布局已经在这个地区出现了。莫尔寺遗址为我国早期佛寺起源、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提供了非常鲜活的材料。

  ——四川大学教授 霍 巍

  探寻文明之光

  ——聚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尊、卣、爵、觯、鼎,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的5件青铜礼器引人注目。铸于它们内壁、器底、器盖共7次的相同铭文极为重要,铭文中的“太保墉燕”4字实证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太保”是西周成王时期的召公奭,“燕”指琉璃河遗址所在的燕地,“墉”意为“筑城”,“太保墉燕”意为“太保召公来到燕地建设都城”,这是北京建城史最早的出土文献。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