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琉璃进国博 | 张晓森:窑火淬炼琉璃千般色
2025-07-01 10:11 鲁中网
在博山琉璃的众多品类中,鸡肝石琉璃因色如鸡肝、纹如佳石而得名,一直备受业内推崇。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上,张晓森的鸡肝石雕面盖罐备受瞩目,如同树木年轮一般的花纹,象征着山川草木伴随自然更迭而生长。
鸡肝石是张晓森的代表作,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还有琥珀玉、粉玉、紫罗兰玉等极具特色的仿玉琉璃。琉璃的千般色彩,在他的手中一一被复原、创造、新生,这也为传统琉璃工艺注入了全新的色彩与活力。
荣誉等身的“鸡肝石第一人”
提及鸡肝石琉璃,张晓森是名副其实的“鸡肝石第一人”。
“2010年时,博山琉璃处于顶峰状态,大小不下200余家琉璃厂,但就是没有这个鸡肝石色的琉璃。”在张晓森的回忆中,鸡肝石在民国时期盛行,曾大批销往日本,这门老手艺和配方通过刘同顺等一代代工匠传承,传到了张晓森手里。随着鸡肝石琉璃的沉寂,许多人都以为色料的配方失传了,但其实张晓森一直记在心里。
2010年,张晓森搬迁到博山琉璃园,经过多方资金筹措,购置了琉璃炉,并配齐了与之相关的一整套生产设备,成立了“晓森琉璃艺术工坊”。院中窑火不熄,见证着鸡肝石、琥珀玉、粉玉、紫罗兰玉等珍稀琉璃色料的问世。尤其是失传后经他复活的鸡肝石琉璃,以其独特的纹理与色泽,成为张晓森的匠心绝品。“当时先研究的就是这个鸡肝石色料,我们烧出了30多只瓶子,才得到了这么一只色泽、纹理都对的鸡肝石天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