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淄博琉璃进国博 | 张晓森:窑火淬炼琉璃千般色

2025-07-01 10:11   鲁中网

  1981年,美术琉璃厂的炉匠张晓森和青少年宫的老师周桂芝喜结连理,从此携手相伴。张晓森单干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周桂芝是张晓森的“小工”。半夜,张晓森起来调色,周桂芝就在旁边比色;白天,张晓森在铁板上吹瓶子,周桂芝就在一旁打下手;出门参展,不擅长表达的张晓森只能说这个瓶子的烧制过程,周桂芝就能根据花纹的走向介绍作品的寓意……日子久了,周桂芝也成了半个“琉璃行家”,对博山琉璃的发展和工艺如数家珍。

  打开尘封的铁盒,周桂芝将张晓森的证书一一排开:“拿的基本都是金奖,我们当时去展会上,人家都抢着来要。当时他手艺好,心气也高, 来了好几拨人劝他继续干。但我考虑到他身体和资金,也是发愁,就说了几句,人家还笑话他听老婆的。”

  回忆起当年,张晓森也颇为感慨:“我最后拍板成立个人工坊,虽然有政府的支持和优惠,但还是缺少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是我老伴帮我借来的。”刀子嘴豆腐心的周桂芝,四十余载默默陪伴着丈夫,看到张晓森从名不见经传到功成名就,成为国家级的琉璃大师,作品进入国家博物馆展览,也是倍感荣光。

  “这次作品能进国家博物馆,对我个人还是对博山琉璃行业,都是一种认可。”张晓森说,“也希望我们的老手艺能薪火相传,后辈们推陈出新,重新锻造属于淄博琉璃的辉煌历史。”

  

责编:田泽文
审签:李玉梅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