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淄博琉璃进国博 | 张晓森:窑火淬炼琉璃千般色

2025-07-01 10:11   鲁中网

  成立“晓森琉璃艺术工坊”后,张晓森还是坚持以前严谨不偷懒的工作作风。每逢开炉,他都要盯着窑炉的温度、火候,自己下料调色,然后在半米长的铁板上,来回地旋、转、揉、拢,得到自己心仪的器型。

  “我们这种古法吹制,瓶肩更厚,也方便后期雕刻。现在的琉璃依靠湿报纸揉搓或者只依赖模具,会造成瓶体不均匀、色泽纹理不够自然。”张晓森一直坚持使用古法吹制,做出来的产品也备受市场认可,“当时拿我们的瓶子去展会上,不少客商都以为是古董,雕刻匠人们看了也都说是好东西。”

  秉持古法的同时,张晓森也也不断出新:“2011年,我自己单干的第二年,推出的《紫玉天球瓶》就拿到了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的金奖,这个紫罗兰色就是我新研究出来的。创作不能走在人家后头,必须有自己的思考,不然人一偷懒,做出来的琉璃也没有灵魂。”在电视上看到紫玉之后,张晓森就开始着手用琉璃仿制,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完善,终于克服困难,终于调配出像紫玉石一样的琉璃新色料。

  贤内助风雨相伴四十余载

  “研制色料的时候,真的是白黑的不合眼,在厂里干的时候就没个休息,自己干了更是一天也没有歇空。”张晓森的老伴周桂芝提及这些年的辛苦,总有说不完的心疼。这次张晓森的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是一大幸事,周桂芝却因为在家看店,没能得以同行。张晓森说:“之前去上海、西安去参加展会,都是我们两一块去,人家夸我的作品,她比我还高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