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八路军主力来到咱山东

2025-07-21 06:4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罗生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病人一视同仁。当时,老区人民很贫穷,有的病人身上长了虱子,受限于客观条件,有时连简易听诊器也没有,他就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胸口听诊。很多次,当他准备听诊时,发现病人胸口上有虱子,他就用手捉下来并捻死,继续用耳朵听诊,老乡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大鼻子。

  在当时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合格的医疗卫生人员十分缺乏。而要想培训此类人员,不仅所需物资较多,培训周期也较长。

  来到山东后,罗生特挑起了这个重担。在莒南县陈家老窝村,罗生特亲自设计、组织施工,建起了一所拥有近百间房屋的战时医院兼山东军区卫校。在罗生特的建议下,山东军区创办了《山东军医杂志》(后改为《山东医务杂志》),刊登战地救助、疾病预防等医疗知识。

  他还亲自为学员授课,编写教材、制作教具。在培训医护人员时,罗生特格外注重在实践中传授技巧,每次手术自己都要亲自示范,亲自指导,手把手地向大家传授医护知识。对于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他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在当时极度缺乏药品和医学器材的情况下,山东军区卫校于1943年至1945年期间,共培训医护人员260人,为我军的医护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战争留下的历史记忆,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和积淀却越发清晰且厚重。如今,罗生特医院“厚德尚学 精医为民”的牌子仍熠熠生辉。

  “这两年,我们新建了一处占地13.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院区,更好地为莒南和周边县区的老百姓服务。还专门建设了一处罗生特主题展厅,详细记录了罗生特的光辉事迹,供人们瞻仰学习。”张俊娇说。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