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八路军主力来到咱山东

2025-07-21 06:4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坐落在太行山脉崇山峻岭间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中国唯一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枚不起眼的钉鞋拐子。这是2002年莒南县一位村民交给纪念馆的——当年一次反“扫荡”中,115师师部转移,一位战士将这件钉鞋拐子暂存在村民家中。这一存,就是近60年。

  透过这个钉鞋拐子,我们仿佛又看到了80多年前,八路军战士为驻地老乡修鞋补鞋、挑水劈柴、干农活的动人场景。钉鞋拐子虽小,却饱含群众与八路军的鱼水深情,成为抗战时期“军民一家亲”的见证。

  “八路军115师主力部队入鲁后,与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在山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相继创建和扩大了冀鲁边、鲁西、鲁南等抗日根据地。”陈庆合介绍。

  显然,“群众路线”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实践探索。

  1941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面积由3.6万平方公里缩小到2.5万平方公里。这一方面是由于日军的“扫荡”“蚕食”和封锁,但也暴露出根据地建设中,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没有树立起基本群众优势的问题。1943年3月,山东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此后,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政策开始大力推行,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秋风凉,树叶儿黄,战士杀敌在前方,我为战士缝棉装;一针一线缝进俺的心愿,缝进俺的希望,缝好军装上前线,打走鬼子兵,赶走那群野豺狼。”记者近日在莒南采访时,一位老人随口唱起这首歌谣。80多年前,115师司令部驻扎莒南后教孩子们唱的这首歌,如今仍深深印在莒南人民心中。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