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德州:创新加速度 “知产”变“资产”

2025-07-21 06:51   德州日报

  保龄宝公司的申请材料进入“快车道”。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内部开启了“极限加速”模式:企业、代理机构、预审员三方在线协同,材料流转无缝衔接,互检质检环环相扣。从提交预审到正式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再到专利授权,全程仅29个工作日。“专利申请简直像坐上火箭!”刘超激动地说。这张快速申请下来的专利证书,成了保龄宝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凭借专利证书,保龄宝如愿拿到了国内首张2“-FL生产许可证。在中国(上海)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上,保龄宝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刘超透露,随着订单从“百吨级”跃升至“千吨级”,公司这块业务的年销售额预计将迎来飞跃。

  保龄宝的“29天奇迹”并非孤例。我市通过机制创新与流程优化,构建了“精准挖掘—前瞻布局—快速预审”全流程服务机制,大幅缩短专利授权周期。与全市27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组织预审员“全天候”驻企服务,其中,18家单位成功挖掘高价值发明专利申请162件,104件获得国家授权。

  如何最大限度压缩授权周期?我市建立“企业—代理机构—保护中心”三方协同工作机制,组建跨领域预审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从技术交底书撰写到专利布局的全流程指导。

  针对企业核心技术集群申请需求,创新推出“优先审查+集中审理”批量预审模式,优化“互检—质检”流程。目前,全市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22个月大幅压缩至2至3个月,最快仅21个工作日获得授权。

  “专利菜单”搭桥

  好技术不再“深闺无人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