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德州:创新加速度 “知产”变“资产”
2025-07-21 06:51 德州日报
手里握着专利,却找不到“婆家”;急需技术升级,又不知好专利在哪儿……这种专利转化的“两头难”一直制约着企业发展。怎样“解扣搭桥”?我市创新解法,着力为企业解难。
2024年11月,一场特别的“相亲会”——“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山东德州专利转化运用对接会”举行。活动现场,企业负责人如逛超市一般,仔细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专利菜单”。“菜单”于2024年9月由我市联合中科院及省内外多家高校院所共同制定,针对专利产业化“供需错位”难题筛选出10万余项“待字闺中”的好专利,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转化模式向我市企业推介发布。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菜单”中相中了江南大学的阿洛酮糖专利技术。“点单”后,校企进行了紧密对接。经过公司技术研发人员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突破了阿洛酮糖结晶技术难题,百龙创园成为国际上首家生产出高纯度结晶阿洛酮糖产品的企业,实现了核心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如今,这条新生产线每年可为企业带来 1.4亿元的新增产值。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山东博尔特电梯有限公司。通过“专利菜单”与齐鲁工业大学成功开展合作,签订专利定向许可协议,引入了该校在电梯运行控制领域的相关专利,解决了电梯限位机构等运行控制设备不成熟,以及稳定性和耐用性较差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