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德州:创新加速度 “知产”变“资产”
2025-07-21 06:51 德州日报
为让沉睡的专利“活”起来,我市依托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把相关优质专利全部“吸”进来。通过内部交叉许可等方式,降低许可交易与技术推广的成本,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提升了产业链韧性与整体竞争力。“大家都在一个‘专利池’里,通过内部交叉许可,成本低、效率高,实现抱团升级!” 一位企业负责人这样形容。
保护网“罩”四方
半天化解“商标保卫战”
创新成果转化了,市场打开了,如何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我市织就了一张知识产权保护网。
这张网的触角深入企业。在一张覆盖630家重点企业的名录上,每家企业对应着一名管家式“知识产权服务官”。他们定期上门为企业宣讲知识产权政策、解答咨询、指导优化知识产权布局、开展侵权纠纷风险预警和维权应对等。2024年,这些“管家”帮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100多个。
当纠纷发生,保护处置行动同样迅速。今年5月,我市某企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侵犯其商标权的产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案件当天就转到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一边安抚企业情绪,一边找到被诉方释法说理、分析利弊。仅用半天时间,双方便握手言和,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更让企业安心的是,调解协议签完后,在保护中心协调下,法院迅速完成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这等于给调解结果上了法律‘安全锁’!” 企业负责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