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杀害同学一审被判无期,背后有哪些司法考量?
2025-11-28 10:25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秋红: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需要承担以下责任:一是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如果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二是教育、管理责任,监护人有义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管理,预防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若未成年人犯罪,表明监护人可能存在监护不力的情况,相关部门可责令监护人对其加强管教。三是监督与配合责任,在刑事诉讼中,监护人需配合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保证未成年人按时到案接受讯问和审判;同时,要监督未成年人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四是矫正协助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后,监护人要协助司法机关和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教育矫正,帮助其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记者:从本案出发,如何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秋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框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多方协同发力,综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