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无形粮田”——山东全链条节粮减损观察
2025-07-28 07:12 新华社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国内外政商学界嘉宾齐聚泉城,交流粮食减损经验、探讨粮食安全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

2025年7月25日,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山东是我国粮食生产、储备和加工大省,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近年来,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山东紧抓机收、烘干、仓储、加工等环节,着力在节粮减损这一“无形粮田”中进一步挖潜,为促进粮食安全、实现全链条节粮减损贡献智慧。

科技增产、机收减损双管齐下
盛夏7月,万物竞长。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次邱镇的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万亩示范方内,玉米已长至半人高,叶片舒展青翠,在阳光下泛着油亮光泽。今年夏收,这片万亩示范方“答卷”亮眼:小麦平均单产较周边高出10%,高产目标圆满实现。
“我这片地既能防灾减灾,又能稳产增产。”汶上县次邱镇种粮大户刘宪礼管理着万亩示范方内的500亩地,今年春夏之交当地高温少雨,但他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指针式喷灌机、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少量多次灌溉,及时让麦苗“喝”足了水,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今年每亩小麦增产了1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