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用”到“治愈”,为“情绪价值”买单,值不值?
2025-07-29 10:01 央视网
张洋认为,一个产品想要让用户“使用”“喜欢”甚至“依赖”,不能只靠丰富的功能,更应该“有个性、会说话”,除了被动回复用户消息之外,还能主动对话、理解意图、给出建议,而不是每次“被动等待用户打开”。
于是,一款可以实现情感互动的AI记账软件诞生了——它将“情绪价值”作为差异化卖点:不仅能够实现基础的记账功能,还会专门用AI与用户互动,让用户记录消费时的心情。
市场的反馈证明了他们的判断:“咔皮记账”上线半年,用户突破百万,跻身AI记账赛道第一名。
“改变了我多年记账只有‘三分钟热度’,甚至时间一长就记假账的习惯。”在应用商店的评论区,不乏对这款软件的类似评价。
技术的发展为情绪经济的爆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产品的设计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尽管“技术”与“情绪”似乎并不具有强关联性,但张洋却认为这两种发展迅猛的概念可以结合。
“‘技术+情绪’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张洋认为,“以后所有的AI产品都将提供情绪价值,
这也是决定产品受众增量与黏性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访者供图
张艺欢认为,现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能够让商家更加精准地捕捉到消费者的情绪需求,从而开发出更符合市场的产品。“这些技术赋予了消费品更加个性的价值和意义,‘让产品有故事、有体验、有氛围’,从而带动情绪消费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