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育灵茶 山海滋茗:威海雪茶的高纬度破局之道
2025-07-31 10:27 大众网
口蔡君君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北纬37°的“雪窝”威海也能孕育出好茶吗?
在日前举办的千里山海·雪窝茶乡——威海雪茶2025年品鉴推介活动上,威海市正式宣布“威海雪茶”为威海茶产业的区域公用品牌、“最高纬度中国茶”为威海茶产业的地理文化标签。
从“南茶北引”的艰难探索到“威海雪茶”的品牌确立,从零星种植的“绿叶”到年产值4.5 亿元的“金叶”,威海雪茶的崛起是一场对自然边界的突破,更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北方茶区产业升级之路。
“南茶北引”到“雪窝茶乡”的历史跨越
早在800多年前,道教全真派人物王玉阳曾作诗“深蒙颁惠好香茶,同愿回光养瑞芽,雷震一声分造化,琼浆玉液溉丹砂”赞美威海茶叶,为这片土地的茶产业埋下文化伏笔。
上世纪60年代的“南茶北引”时期,威海的环翠、文登、荣成和乳山均建成了一批老茶园,开启了茶树在高纬度海岸环境中扎根的探索,也开启了“威海雪茶”故事的扉页。
威海地处北纬37°黄金纬度,春季气温回升慢,昼夜温差大,茶叶生长周期比南方茶区长15-30天,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茶多糖等鲜爽、甘甜类物质的积累,形成苦涩味的茶多酚合成则相对较缓。
三面环海,海洋性气候又调节了温差,冬季平均150毫米的降雪如同天然的棉被,为茶树提供越冬保护。来年春雪水融化,缓慢渗入土壤,又为茶树返青提供纯净且富含矿物质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