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中国车企,扎堆海外建厂

2025-08-04 06:16   中国新闻周刊

  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GNEV2025)上,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组织理事会成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直言,过去全球化时代的成功路径套用到新的发展环境之下的做法已经不再适用。

  “当前,传统全球化合作模式正面临瓶颈。”张永伟表示,“一方面,整车销售的壁垒实际在不断增加,而且由整车慢慢向供应链延伸;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高度复杂,受到地缘政治、技术壁垒和跨行业融合的影响,面临脱钩、断链的现实风险,继续沿用过去的‘品牌出海+整车投资’模式已难以奏效,必须重构合作逻辑与路径。”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认为,欧洲合规性问题和在国内的合规性问题有较大不同,前者意味着全生命周期的合规,对于出海来说制度的进一步协同尤为重要。这也是出海品牌本地化的另一层面,除了市场准入,还包括长期运营、当地雇员形成的文化认同、公司企业价值认同、市场尊重、供应链管理以及生态圈的共赢。

  唐志坤也表示,受限于欧盟、东盟国家不同市场的法规,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尚未完全在海外释放。目前,小鹏汽车正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推动法规开放,并在德国、中东、中国香港等地进行大量测试和路试,为法规放开后快速建立领先优势做准备。

  “出海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政策的挑战,同时也有机遇并存。”在谈到海外布局时,国轩高科副总裁熊永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每个区域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从原材料到电芯,到系统,甚至到电池回收,四位一体形成垂直的供应链的整合。”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