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向未来丨济宁实施“港产城”融合,书写内陆国际化都市转型新篇
2025-08-05 16:15 海报新闻
“全市航道通航里程突破650公里,稳居全省内河首位。”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航道事务部部长李先锋介绍,作为全国内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示范港,龙拱港上半年吞吐量14.65万标箱,韩庄港1-4#泊位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全市港口吞吐能力可突破1亿吨。
走进龙拱港作业区,高度自动化的场景令人瞩目,无人驾驶集卡车承载着集装箱,在北斗导航厘米级精度的指引下,精准驶向目标货轮。百米之外的智能控制室内,操作员轻触控制屏,依托5G网络毫秒级回传的高清画面,远程瞬时完成抓箱、放箱的整套动作。高效协同之下,单名操作员可同时精准操控4台自动化轨道吊,人工介入环节准确率始终保持100%。
这里不仅有智能高效的装卸场景,更有畅通全球的物流脉络。每周三固定发车的冷链班车,装载着金乡大蒜12小时直达黄岛站,经青岛港将百余条国际航线发往全球各地。龙拱港堆场配备132个冷藏柜供电位,构建起“装箱—运输—出海”全链条保障体系,让鲁西南农产品“鲜”通世界。
“铁路运量大、受干扰小的特点,让金乡大蒜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龙拱港业务主管栗友文说,这条物流新通道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更推动鲁西南农产品加速向“种植+加工+物流+外贸”全链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