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实习生”权益如何保障?专家解答来了
2025-08-05 19:15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但如果大学生已经毕业,或者像前面案例中讲到的处于休学期间的大学生,完全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的工作也和正式职工一样,那就可能构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就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的不利后果。
以“学徒工”名义非法用工法院判赔1万余元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会用各种名目来拒绝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其中一种就是所谓的“学徒工”。近日,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奶茶店以“学徒工”名义,拒签劳动合同,被法院判决赔偿劳动者1万余元的案例。
小潘走出校门的时间并不长,她在一家招聘平台看到镇江某奶茶店招聘调茶师的信息后,就与经营者秦某进行了联系,随后小潘根据安排进行了4个小时的试工,试工结束当天,秦某便通知小潘“明天就正式上班”,并发送了排班表。小潘随后被拉入工作群,群里发布了打卡、手机管理、店务分配等规章制度。秦某按月通过微信转账方式支付小潘工资。
工作6个月后,因店主一直不提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小潘决定辞职,并将奶茶店经营者秦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庭审中,秦某称小潘并非正式员工,而是“学徒工”,学习期初定半年,学会后才转正签合同。学徒期不考勤、不受制度约束,工资是按“学徒工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