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化+”跑出美好生活加速度

2025-08-06 09:42   光明日报

  “以先进技术为驱动,新质生产力正在赋能更多文化内容生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表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恰当使用AIGC技术,可有效赋能各环节,实现提质、生成、增效、降本的作用。”

  《黑神话:悟空》以数字技术搭建东方神话世界,上线刚几天,游戏全平台销量便超1000万套,艺术口碑与经济效益双双踏上“筋斗云”;《哪吒之魔童闹海》用精心打磨的特效带来震撼视听体验,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名;贵州苗寨的绣娘们通过AI设计软件生成纹样,用区块链给作品打上数字指纹,再通过直播间将苗绣卖到巴黎时装周……当传统文化资源插上科技的翅膀,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不断涌现,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文化+科技”不仅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还有更多的文化新业态纷至沓来。5G、云计算、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视觉传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文化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创新和消费场景重塑提供了广阔空间——

  专注于虚拟人IP内容生产的微短剧制作平台,可一键生成分镜脚本,用户输入基础设定即可快速生成连贯剧本和视觉分镜,将原本耗时数天的分镜工作缩短至几分钟。

  使用影视仿生特效技术开发的互动表演机器人,可以运用面部捕捉技术,将人的表情转换成信号,来控制小狗、熊猫等动物的表情,让影视剧中的动物角色拍摄更加容易实现。

  今年年初,大量海外用户来到国内某社交平台,为满足用户需求,该平台基于大模型快速上线了翻译功能,其效果非常自然顺畅,甚至可以翻译网络“热梗”,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网友之间的友好交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