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出圈,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产业新活力
2025-08-08 10:22 光明日报
在故宫展柜中,一幅《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晕染出千年前的宋人诗意;苏州拙政园内,一曲《牡丹亭》的清音袅袅,恰似“园中人”穿越时空的痴情缠绵;国家博物馆文创柜前,一枚精致的凤冠冰箱贴,悄然带着历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创意,以IP为媒、故事为线、产业为场,让优秀传统文化走红出圈、焕发活力。从国产动画到服饰文创,从沉浸式戏剧到非遗秀演,中国创作者以更加自觉的文化意识与更加开放的产业协作,推动文化内容向更广阔的消费场景与精神空间延伸。文化自信已不止于理念,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动能。
中国故事拓展表达边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影票房为292.31亿元,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1.2%。在这一增长趋势背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内容形态的结合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点。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0亿元,拿下全球单一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纪录。今年暑期档,《聊斋:兰若寺》通过组卷式结构串联多个志怪故事,在奇幻寓言中映照现实人生的情感张力;《浪浪山小妖怪》用水墨风格与“无名小妖”的草根视角重构西游叙事,在东方美学与荒诞寓言中呈现普通人的成长选择……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通过光影艺术打动观众,一个个生动形象在不同媒介场景中拓宽着文化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