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对话青岛科学家:摸清海洋“脾气”,精研气候“算法”

2025-08-18 07:05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乔方利:尽管全球无数科技工作者为海洋观测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然而,观测成本高昂仍然是海洋观测面临的瓶颈问题。过去10余年,我们通过海洋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利用北斗等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GNSS)信号,研制了一款超低成本、高精度、多要素海洋浮标,可以自由漂浮或者定点观测,引起了世界多国高度关注。

  要想实现海洋观测能力的根本性提升,需要多国特别是主要涉海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开展布放与数据共享。目前已在全球海洋布放了多套观测浮标进行测试,成效非常显著。

  乔方利团队研制出超低成本、高精度、多要素海洋浮标,着力解决海洋观测成本高昂难题。

  记者:您对于青岛深度参与“海洋十年”、推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乔方利:纵观国内,青岛已成为深度参与“海洋十年”的一座城市。青岛海洋科研优势突出,应该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科技智慧,发挥带头作用。

  我建议青岛以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联盟为抓手,打造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具包,做好海洋治理示范;积极推动更多科学家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形成全球海洋治理团队,让青岛在世界海洋科技的这场革命中勇立潮头;构建更为紧密的蓝色伙伴关系,在海洋空间规划、海洋信息系统建设、海洋制度管理、海洋生态保护、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有效的务实合作,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您将在哪些方面发力,以期取得什么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