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今日出伏,未来36天气温幅度大 健康要“四防”

2025-08-19 08:49   央视新闻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秋季燥邪当令,故秋燥最易伤肺,从而出现皮肤皲裂、口鼻干燥、口渴咽干等症状,建议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防“秋乏”扰人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做事提不起精神,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

  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想要缓解“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慢跑、快走、练习八段锦等。

  防“秋补”胖人

  秋季很多人喜欢吃一些滋补的食物,比如肉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小心滋补过度。

  ●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

  ●肥胖、营养过剩,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人群不宜“贴秋膘”。

  出伏后 养生记住这6点

  吃得“润一点”

  此时,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冬瓜、萝卜、藕、海带、蘑菇、木耳、芹菜、蜂蜜等。这些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心情“好一点”

  秋季应保持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情绪大起大落,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尤其是老年人。

  有时心神消耗的气血,比身体劳作更多,因此不要让自己想太多,遇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

  喝得“多一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