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孩子走失老师不知,法治日报调查研学市场监管盲区与安全陷阱

2025-08-21 08:26   法治日报

  持续多日的搜救之后,最坏的消息还是传来了:一名8岁的孤独症男孩在云南大理参加夏令营期间失联,被找到时已不幸遇难。

  这场悲剧,是一个家庭无法承受之重,也将研学市场存在的种种乱象暴露于聚光灯下。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供需两旺的研学游,实则暗藏风险。需求一端,是无数家庭对孩子开阔眼界、锻炼成长的殷切期望;供给一端,却是一些机构匆忙入局、只顾逐利。有家长坦言,选择一家安全可靠的研学机构,如同“开盲盒”——不仅可能花冤枉钱,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有时也沦为“纸上谈兵”。

  孩子走失老师不知

  研学游面向的多为中小学生。尽管市面上从6岁至18岁各年龄段项目比比皆是,但记者注意到,一些机构将参与年龄划定在“6至12岁”,甚至有七八岁的孩子独自参团远行。寒暑假是研学游的高峰期,目的地既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有地形复杂的自然景区。心智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置身其中,走失、中暑、摔伤等风险显著上升。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孩子曾在研学过程中遭遇安全隐患。尽管最终有惊无险,但家长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我主动联系老师,他们还没发现少了一个孩子。”在2023年暑假让7岁女儿单独参加了为期半天的研学活动后,四川成都家长王女士差点留下一生的悔恨。

  “妈妈,我找不到队伍了……”孩子的一个电话,让等在研学地点附近的王女士“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强作镇定,赶紧在活动群里联系老师,对方这才反应过来少了一个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