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矸石里“淘金”记
2025-08-22 11:23 陕西日报
从韩城的微晶板材到榆林的环保建材砖,陕西在煤矸石高值转化技术上多点突破,拓展了应用领域,为全省煤矸石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思路,带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全链利用:
从煤矸石到再生骨料
过去,陕西煤矸石处置方式单一,多为简单填埋或粗放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如今,理念转变与技术革新推动全链利用、“吃干榨净”模式成为主流,让煤矸石的价值被充分挖掘。
8月19日,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陕西省碳基固废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内,一片生机盎然的试验田令人惊喜。滋养这片试验田的生态土壤,竟来自一旁堆积的煤矸石。
“瞧这土,攥能成团,松则轻散,潮气正好。”榆林中科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仕梅抓起一把黑褐色土块介绍,通过生物技术,煤矸石成功“长”出肥力,变身为肥沃的生态土壤。
这一转变源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淑花团队的技术突破。煤矸石富含钙、铁、锌等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如同“天然营养包”。通过基质养分激活与结构重建技术,煤矸石成为保墒、保肥、透水透气的生态功能土壤,既能用于废弃矿山和退化土壤修复、增加林业碳汇,又能大量消纳煤矸石。
生态土只是煤矸石全链利用的一环。“我们创新采用分质分级梯次利用技术,追求的不是简单‘变废为宝’,而是‘吃干榨净’,确保无废料出厂。”郑仕梅说。在生产线末端,煤矸石经磁选除铁后分级筛选:高碳部分回收为低热值煤,硅铝富集部分加工为再生骨料,剩余部分经生物活化成为生态功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