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个目录外药品拟角逐进入医保,面临价格博弈与“真创新”的考量
2025-08-23 19:55 第一财经
比如今年4月份,乳腺癌药物卡匹色替片在国内获批上市,这是首个且唯一在华获批、用于任意特定生物标志物(PIK3CA、AKT1或PTEN)改变的乳腺癌患者的AKT抑制剂。
这次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中,卡匹色替片亦现身其中。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为了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近年来,随着医保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制度化,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药品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新药从上市到真正被临床广泛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情况下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能不能进入医保目录,是新药上市后缓慢爬升还是快速起飞的重要分水岭。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方宇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当年获批,当年顺利进入医保目录,进入之后销量放量明显。从第三方一些数据看,有些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销量放量十倍、二十倍、甚至是更高。
“医保起到了医疗资源配置指挥棒的作用,医疗资源本身的有限性,与医疗需求的无限性是存在矛盾的。”方宇说,医保目录调整能够使得有限的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配置。
价格博弈
医保部门每年接收药品进医保目录的申请,经专家评审测算后,与企业进行谈判协商,形成双方认可的医保支付标准,以确定供应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的协议价格,这就是所谓的“灵魂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