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个目录外药品拟角逐进入医保,面临价格博弈与“真创新”的考量
2025-08-23 19:55 第一财经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中明确强调,2025年基本目录调整的政策导向,在维护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坚持“补齐短板、优化结构、鼓励创新”的调整思路。
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也提出,要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借助卫生技术评估等技术工具,以“患者健康获益”为核心,从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公平性等方面,多维度综合研判药品价值,并对创新价值进行量化和分级。纳入基本目录后,通过优化续约规则,合理控制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降价幅度,稳定新药预期。
优化结构、支持真创新是本轮医保目录调整的两大看点。
“医保目录不可能无限地扩大,不可能只进不出,或者说进得多出得慢,目录的总量是有限的。这时候需要动态优化,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出。”方宇这样解释道。
近年来,随着更多填补临床空白、无可替代疗法以及全球首发的创新药被附条件批准上市,创新药在医保谈判中面临日益突出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有些新药在进入医保后,真实世界临床效果数据并没有达到医保支付预期价值;另外一方面,对于新药的评估,药监部门和医保部门的侧重有些不同,部分上市新药由于临床证据还不充分、患者实际受益还不确切,在医保准入评审环节被“拒之门外”或者超企业预期降价的风险也有可能上升。
伴随着医保目录的不断调整,建立药品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迫切性也变得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