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个目录外药品拟角逐进入医保,面临价格博弈与“真创新”的考量
2025-08-23 19:55 第一财经
一位肿瘤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肿瘤患者非常期待有更多的肿瘤创新药上市,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治疗选择空间,但价格因素是重要的选择因素。一般而言,药物在研发阶段,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因此刚获批上市的药物,价格往往比较昂贵,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负担。这些年,国家层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让许多创新药通过医保谈判降价的方式纳入医保,惠及患者。
历轮医保目录调整,关系到医保基金使用、患者以及产业界。如果医保支付价格过低的话,不利于创新药获得回报;如果医保支付价过高的话,医保基金又难以承受。
方宇表示,医保目录调整,相当于集合社会力量,与企业展开价格谈判。新型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在定价与实现患者可及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成功上市,背后涉及巨大的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上市之后,如果定价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话,会影响到后期研发成本回收。如果是一款在全球市场上市的创新药,定价问题也需要考虑到与其他市场的联动。”方宇说。
以HR+/HER2-乳腺癌患者群体为例,疾病进展到晚期后,患者普遍会面临内分泌治疗耐药困境,而治疗药物的费用普遍较高,往往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方宇表示,近年来针对耐药核心靶点涌现的创新药物,具有填补临床空白、临床急需及有突破性临床获益等独特性。这类药物若能以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将有助于弥补目录短板,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可支付。
考验药品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