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物新发现|马山深处有“玄机”

2025-08-14 09:00   大众新闻客户端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莱州市马山南麓白云庵石窟造像的发现,为全真教文化研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在《掖乘》《莱州府志》中多有记载的山间遗存,与大基山道士谷、寒同山神仙洞等共同构成当地独特的道教文化景观,实证了莱州作为全真教重要道场的历史地位,为研究全真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马山,这座被誉为“掖境诸山之祖”的山脉,得名于中峰天然形成的“马鞍”。《掖县志》中“岩峦奇特”四字,道尽了它的地理特质:海拔虽非顶尖,却以蜿蜒起伏的山势、嶙峋交错的巨石,成为莱州的地理地标。南麓的白云庵,便在这山环水抱中占据了最佳位置,东庵嵌于中峰岩腰,洞口如斗,内有细流弥漫而下,旁悬飞瀑“响振山谷”,水流南去汇成长河;西庵踞于缓坡之上,气象宏开,俨然一方洞天福地,古老的石像静默伫立,沧桑浸染间犹见往昔香火鼎盛。

  地方志书对白云庵的偏爱显而易见。《掖县志》将其与竹林寺并列为莱州山水之最;《勺亭实小录》更是直言其“邃密不亚大泽”,堪称莱州名胜的翘楚。清康熙年间的《莱州府志》精确记载了它的方位“府城东五十五里”,而清代地理学家侯登岸《游马鞍山记》更是明确记载,白云庵分东、西两庵。“东庵先为相国张公别墅,今再易主矣。西庵有老子祠,道人住持。”

  详细的史籍著录为后世考证埋下重要伏笔。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