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无薪试岗”成了获取“免费劳动力”的渠道?

2025-08-25 14:36   工人日报

  此外,温女士还拨通了信访电话。城关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前往教培机构进行调查后,向温女士反馈了情况:在单位考勤表和员工花名册中没有发现她的信息,单位称未与她建立劳动关系,仅向她提供学习培训,约定不收取培训费也无薪资。鉴于温女士拿不出进一步的证据,工作人员同样建议她申请仲裁,“只要认定劳动关系就能拿回工资”。

  当时,温女士已在西安找到了新工作,权衡之下选择放弃维权。“我也尝试过其他渠道,一个多月都在投诉和等回复中度过,仲裁的周期可能更漫长,为这几百元钱不值得。”

  由于维权意识较强,来自北京的任女士拿到了试岗补贴。2024年,任女士入职一家公司做客服,上班3天后,经理才告诉她,公司设置了5天的“无薪试岗”期。任女士觉得有猫腻,便开始收集工作内容截图、领导布置任务的录音等证据。到了试岗最后一天,经理以“不合适”为由让她离职,任女士随即拿出证据,表示会通过劳动仲裁拿回试岗期工资。此时,经理立刻转变态度,最终任女士拿到了600元试岗补贴。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有不少劳动者通过领导留言板、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渠道反映“无薪试岗”问题后,经有关部门协调,最终拿回工资或一定金额的试岗补贴。

  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维权成本

  “‘无薪试岗’的背后,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分析称,在一些用工量较大的行业,部分企业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免费劳动力,而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劳动者议价能力较弱,往往被迫接受不平等条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