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者,明起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
2025-08-31 19:51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针对这些内容在传播过程中该由谁来管?怎么管?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平台在服务提供者的内容上架或上线时要进行审核,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对未标识或疑似生成内容要添加风险提示,从而在传播端阻断虚假信息扩散。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吉豫:“标识办法”中进行检测分三个层次,如果平台是从元数据中检测出隐式标签,那么平台就可以标识这个内容是AI生成的,但是如果它只是通过一些算法推测这个内容是AI生成的,它应该是标识为疑似AI生成。
针对目前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而导致的部分原创内容被误判为AI生成,创作者权益受损等情况,法学专家指出,当前的算法仍然存在数据偏差和场景适配不足等问题,在误判率难以归零的情况下,应当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张吉豫:未来相关平台进行了分级标识后,其实也应该建立分级的处理办法,比如说对于明确它是AI生成的,通过隐式标识确定的,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但是对于很多应该标识为疑似AI生成的,应该提供更便捷的用户反馈渠道,也不宜对用户进行严肃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