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场战斗看一支英雄部队是如何成长壮大的
2025-09-03 06:53 大众新闻客户端
从115师4场战斗,解读兵民胜利之本
一支英雄部队的成长壮大密码
在济宁市梁山县梁山抗战纪念馆北侧,矗立着三座石碑,“独山抗日歼灭战遗址”的碑文格外醒目。
当年,就在此地,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第32师团一部,以劣势装备全歼日军一个精锐混成大队,创造了平原游击战的典范。战士奋勇杀敌,百姓舍身支援。这场载入史册的战斗,堪称115师抗战历程的缩影。
军民情深!1938年挺进山东后,这支英雄部队与山东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山东抗战立下不朽功勋。
“115师是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入鲁后,与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相继创建和扩大了冀鲁边、鲁西、鲁南等抗日根据地。”研究115师历史多年,莒南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庆合介绍。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115师暨山东军区共歼灭日伪军53万,作战主力部队达27万,约占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首战樊坝:给山东人民的“见面礼”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山东,微山湖、渤海湾、黄河两岸烽火连天。在共产党领导和号召下,山东各地工人走出厂矿、农民放下锄头、学生投笔从戎。但这些武装严重缺乏武器、实战经验和军政骨干,亟须主力部队支援。
八路军115师正是在此背景下,奉命进入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