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上新山东|耕海牧渔,丰盈“蓝色粮仓”

2025-09-03 09:41   烟海e家

  海洋种业是现代海洋渔业的“芯片”,其创新突破对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烟台已规划布局黄渤海新区水产种业基地创新发展核心区、东部鱼参藻种业集聚区、西部鱼贝种业集聚区、南部鱼虾种业集聚区、北部海珍品种业集聚区;持续深化同海南自贸港的种业合作,突破红瓜子斑养殖技术,实现东星斑苗种批量化繁育;在全省率先开展6处深远海大规格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年培育大规格鱼类苗种1200万尾以上。今年新增1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安源2号”,总数达到24个,约占全国海水新品种的1/6,种质创新实力持续领跑。

  从“种业创新”到“养殖升级”,烟台现代渔业发展环环相扣。持续推动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以生态高效为导向加快养殖业转型。大力推广工厂化养殖、海珍品养殖、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等模式,示范应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全省率先启动海上养殖容量评估,对莱州湾、长岛周边及市区东部重点海域养殖承载力开展科学测算,以此合理调控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结构;在陆域内陆水库实施“放鱼养水”工程,通过鲢、鳙、草鱼等品种的生态养殖,实现水域生态保护与养殖效益的双赢。

  抓好水产品加工与流通,让渔业产业增值落地见效。在加工端,我市坚持市场导向,推动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在黄渤海新区、龙口市等地形成特色水产品加工集聚区,全市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35家;在流通端,加大水产批发零售体系建设,完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为水产品走向“百姓餐桌”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