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空中的星绘亮
2025-09-04 09:50 海报新闻
王氏民居的实地考察接近尾声,民居的居住人韩奶奶和她的老伴儿拉住我们,热情邀请我们吃西瓜。盛情难却,我们放下工具吃起了老人递来的西瓜,听着老人讲述前人建宅、后人保护修缮的故事。看着太阳柔和的金光敷在古宅上,我仿佛回到了清朝建宅时,王氏先人气宇轩昂, 身穿长袍略显简洁, 脸上难掩喜色。望着他殷切的目光,我在想,他的期待里有什么呢? 这屋子承载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情,还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坚毅呢?思绪万千,我们踏上了返程,问题就交给更多的实践去回答。
实地普查后便是整理资料与系统录入。一方面, 我们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馈各方,推动文物修缮与保护利用工作;另一方面将整理好的信息录入系统,这项工作更是要严谨细致,比如仔细核对情况是否属实,填写文物基本信息,选取文物照片、平面图、位置图填入系统并编辑时间、作者、底号,导入文物的精确坐标信息,最后提交审查,进行完善。
又是一个暮色时分, 回家路上看着挂上星星的夜笼罩着这座我生活的城, 静谧的,和谐的,我仿佛也看到了文化群星闪耀时,如玉的星光给这座城镀了一层盔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的根,对她的归属感也将为我们镀上盔甲。我坚信,保护文物就是在绘亮夜空的星,就是在铸造文化的盔甲。
文/平度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者,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孙浩
责编:朱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