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确证?如何保护?海拔最高秦刻石认定背后的故事
2025-09-17 11:25 新华网
2025年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发表《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家文物局迅速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
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就此开始。
经过实地勘察与信息采集,专家确认,尕日塘秦刻石地处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约200米,海拔4306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文字风格属秦篆,保存较完整的文字信息为“皇帝/使五/大夫臣□/將方□/采樂□/陯翳以/卅七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百五十/里”。
根据古文字专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释读,这段文字大意为:秦始皇派五大夫去昆仑采药,乘坐己卯日的车到这里,计算来程约“二百五十”里。
尕日塘,意即“往来歇息之平地”。站在开阔的扎陵湖畔遥想当年,我们仿佛能看到一群从中原大地远道而来的旅人,风尘仆仆、车马暂歇。为了一个神圣的目标,他们跨越千里之遥,艰难而执着地向着大河之源、向高寒之地行进着。
李零说,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秦始皇刻石只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琅琊刻石,其他刻石或仅存残迹,或为复刻版。
因此,专家认为,尕日塘秦刻石中年月日俱全,不见于文献记载,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创新范式 顽石能言
当秦刻石被认定的消息传来,许多关注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