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普查续文脉 钢轨连真情——山东大学胶济铁路专题调查队四普有感

2025-09-18 11:27   海报新闻

  三、《为员生假期回籍或因公外出函请胶济铁路管理局减价车证》,胶济铁路管委会对山大师生优惠政策拓展到了外出公务。

  四、《赠送接收十三周纪要一册及山大复谢公函》,山东大学师生对胶济铁路的优惠政策深表感谢。

  五、《欢迎胶济铁路中学师生枉临参观的笺函》,山东大学与胶济铁路中学学子在教育层面开展合作。

  这一时期,反映胶济铁路与山东大学之间互动的档案层出不穷,外加前文所属两单位领导之间较为亲近的私人关系,胶济铁路与山东大学之间应说是“情意绵绵”,奈何抗日战争旋而爆发,合作告一段落。

  1930年代的青岛,两条平行轨迹悄然交织:葛光庭执掌胶济铁路革新路政,赵太侔主政山大倡行新学。两位国民党内进步人士的私谊,在动荡岁月中催生出一段文教佳话。胶济铁路每月拨付千元协款支撑山大办学,更首创“教育专列”制度——“学生凭证享半价”的字痕在档案上清晰可见;档案室里1934年的《布告:准胶济铁路车务处函注意寒暑假减价车证》档案,山东大学虽在艰难岁月,但在胶济路的帮衬下逐渐跨过难关。1933年战火绵延,胶济铁路经营困顿被迫暂停协款。赵太侔致葛光庭的信中,既有“经费不敷”的焦灼,更见文人风骨:“俟路款稍裕,仍望照案拨付”。十二封往来信函里,两位知识分子对文化薪传的坚守跃然纸上。如今,作为山东大学的学生,开展对胶济铁路的研究,何尝不是一种历史“浪漫的复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