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四普行思:东营田间的文明碎片

2025-09-19 10:06   海报新闻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田野调查工作结合也使普查工作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首先在样本采集过程中,标准化全方位影像获取和借助奥维等卫星地图使得我们可以准确收集每处遗址包括地貌、出土环境、维度等具体情况,借助无人机俯瞰测绘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地理资料,对调查工作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在样本收集整理阶段,大家也通力合作,在按规定理陶片、辨认年代的过程中总结当天的收获。在完成遗址绘图整理后,相关数据会通过手持终端上传至文物普查管理系统,这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研究提供精确的空间数据支持。手持终端的便携性也为田野调查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从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可以看出现代技术对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考古文物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研究负担。另外,为了提高四普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相关工作者们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工作小组以便及时交流意见,以此避免调查工作中出现失误情况。

  总之,在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我收获良多。作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课本上的 “先秦盐业”“商周制陶” 从此有了具体的模样,那是现代技术与传统田野调查碰撞出的严谨火花,是古老文物上跨越时光的文明脉络。在未来的学习路上,这段在东营田间与历史对话的记忆,会始终提醒着我,研究历史不仅要埋首书斋,更要走向田野。那些亲手拾起的陶片,早已化作我心中的“文物”,也让我对 “守护文化遗产” 这六个字,有了实际的认识,有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陈煜坤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