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暗访棉被“淘工厂”: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

2025-02-10 16:15   澎湃新闻

  就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和床上用品的质量安全现状,杨旭表示,从总体上来说,随着国家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深入,“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理念已经植入绝大多数家纺生产企业,线下销售的产品质量安全已基本保障。问题产品“重灾区”,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一些网店的背后,多是小作坊等小微企业在生产,存在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2024年12月,宁夏市场监管厅发布的《2024年度絮用纤维制品和国旗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中分析指出,导致伪劣絮用纤维制品(黑心棉)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是生产厂家及经销商逐利所致。由于棉花价格相对较高,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为保持最大利润空间,降低填充原料质量标准要求,大量使用纤维制品下脚料或其再加工纤维制造伪劣絮棉制品牟利。二是销售单位未建立采购验货检查制度,也未形成将产品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习惯,没有严把采购、验收、上架销售等每个环节质量关口。

  杨旭认为,要解决前述难题,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让经营者了解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让经营者树立底线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在监管方面,要对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产品加大抽检力度,对故意制假售假的经营者予以重罚,不能姑息。

  他提醒,消费者也要树立一定的防范意识,建议在网上购买商品时货比三家,不要被不正常的低价所迷惑。“相对贵重的商品,要让销售者承诺,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产品标准规定,并保留相关证据。”他说。

  澎湃新闻丨记者 夏如初实习生 刘奕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