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中外喜剧人共组团队 相声演出兼具传统和现代风格

2025-04-09 09:59   北京青年报

  2010年,乌克兰小伙耶果在第九届“汉语桥”比赛上一战成名——不仅拿下乌克兰赛区冠军,更获得了直通中国总决赛的入场券。也正是在那场高手云集的总决赛上,耶果遇见了带着洋弟子登台表演的丁广泉。短短几句话就点燃全场,这种用语言艺术制造欢乐的魔力,瞬间击中了耶果——原来中文还能这么“玩”!

  从此,这个乌克兰学霸开启了“追星”模式:白天啃汉语教材,晚上反复观摩相声视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丁广泉门下的洋弟子之一。

  初见时,丁广泉就让耶果来段《八扇屏》听听,面对满是典故的贯口,这个乌克兰小伙儿彻底蒙了:“这哪是学中文,简直是考古啊!”可练着练着,那些拗口的词句突然像“开了光”,一个个历史人物在台词里“活”了过来。

  如今回忆起来,耶果依然感慨:“那会儿觉得是在背贯口,现在才明白师父是带着我们走了条文化速成的‘高速公路’。”在相声的熏陶下,耶果逐渐体会到相声的双重价值:明白它既是汉语学习的利器,更是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

  走进生活

  将见闻融入表演

  来自日本关西喜剧重镇京都的西田聪,最初只是为了纠正中文发音,才报名参加北京语言大学与丁广泉合办的“快乐课堂”。没想到这个决定,让他与相声结下了不解之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