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喜剧人共组团队 相声演出兼具传统和现代风格
2025-04-09 09:59 北京青年报
作为“漫才”故乡的子弟(编者注:漫才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喜剧表演形式,通常由两人组合演出,类似于中国的对口相声),西田聪敏锐地察觉到两种喜剧艺术的异同:“漫才像‘快门定格’,追求瞬间的爆笑;相声则是‘长镜头叙事’,讲究水到渠成的幽默。”这种艺术碰撞点燃了他的学习热情,更让他结识了大山、耶果等志同道合的“洋同门”。
在学习相声的过程中,西田聪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只学语言,还要学文化”。他坦言,自己曾把相声当作提高中文的工具,后来发现语言才是工具。于是,他开始主动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再将所见所闻尝试性融入自己的表演。
风格打造
“国际玩笑”有包袱也有度
在相声中摸索出个人风格与表演节奏,是每个相声演员的必修课。“相声遇上歪果仁”团队也在共同经历这种艺术修炼——闫佳宝就像个“文化翻译官”,带领这群外国青年反复打磨台本、调整节奏、设计人物。他们会大胆地将“绝绝子”“芭比Q了”等网络热词融进传统段子,甚至把外卖小哥、直播带货这些当代中国生活场景编成新包袱。“我们不是在说相声,是在用相声说我们眼中的中国。”耶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