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沙拉塔到刺绣披萨,必胜客如何用35年稳住消费者味蕾

2025-04-10 17:40   海报新闻

  这种“在地化跨界”精准击中Z世代的“文化认同”——当00后在必胜客用方言点餐,当95后带着父母体验“非遗披萨手作课”,品牌成功跨越代际,让60后回忆“第一次吃披萨的庄重”,让00后创造“和朋友玩披萨梗”的日常,消费者与必胜客之间的故事越来越多。

  山东艺术学院大二学生张童舒分享了她与必胜客的故事。每逢期末考,她必点一份芝心披萨,用手机镜头对准拉丝的芝士拍下特写发朋友圈,“芝士就是知识,必胜客必过。”在Z世代的“考前玄学”中,芝士因谐音“知识”成了隐形的“加分符”,红屋顶logo里的“必胜”寓意更暗合年轻人对考试通关的心理期待。

  “妈妈那代人靠油条鸡蛋讨彩头,我们的‘加油餐’是必胜客。”在她的朋友圈中,同学间默认的“考前互奶”仪式,让披萨从食物变成可分享的“好运符号”。当“吃必胜客求必胜”成为圈层文化,这个西式餐饮品牌正成为Z世代构建社交认同的新载体。

  数据显示,必胜客1.7亿会员中,3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72%,而“社交媒体打卡”贡献了超30%的到店率。在小红书搜索“必胜客隐藏吃法”,能找到200万+篇笔记:用披萨边蘸冰激凌,把沙拉酱画成表情包……当品牌主动让出“定义权”,让消费者成为“玩法共创者”,披萨就从“被消费的产品”,变成“被演绎的社交符号”。

  从“猎奇”到“日常”,从舶来品到生活载体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