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看热闹还是看门道?一场外卖大战背后的商业逻辑

2025-04-24 16:11   大众新闻

  财经媒体《晚点 LatePost》曾对美团、京东等公司有过深入研究,在它的《美团 “到家三兄弟”:闪购、医药、团好货的零售探索》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一位美团人士复盘,淘宝的用户心智是多,拼多多的是省,京东的是好和快,人们边看短视频和直播边在抖音上购物,而团好货没有特色,始终‘不够犀利’。

  美团成立12年,它的对手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京东、字节都是它的新对手。只要美团仍在拓展业务,这种情况就会持续。这家公司一直都不在意终局,在意的是棋盘的扩大。

  不同的是,它擅长的题已经解完,剩下的全是难题。”

  很早之前,王兴就曾透露过美团的商业模型:美团收集用户的需求,跟用户收钱,然后跟商家采购。也就是说,先有消费者,再去找供应商。有专家分析,对于美团来说,用户和流量,是最重要的;而商家,只是供应商,可以随时替换。

  而今,本地生活服务早已进入存量时代,商业链条已经布局完成。按照这样的逻辑看,京东此次将矛头对准美团,似乎是行业共识。

  事实上,京东公开“叫板”美团,还有来自于自身商业模式被美团蚕食的危机。

  京东用户心智的好和快,依托的是京东自营和京东物流。美团闪购则用KA商家(即大卖场,如沃尔玛、大润发)与外卖骑手,完成了对京东核心业务的围猎。一旦美团闪购触及3C家电品类,京东将更加被动。

  京东只能反击。而京东的反击,也十分冷静:从外卖骑手群体下手。毕竟,成熟的外卖市场,加上京东电商业务积累的口碑,很容易打开商家与用户市场,唯一欠缺的,就是配送环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